神经元(英语:neuron)又名神经细胞(nervecell),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执行神经功能活动的一大类高度分化细胞,由胞体和胞突(树突和轴突)组成,属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大致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三类。

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神经元感知环境的变化后,再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并指令集体做出反应。神经元占了神经系统约一半,其他大部分由神经胶质细胞所构成。神经元的基本构造包括:树突、轴突、髓鞘和细胞核。传递形成电流,在其尾端为受体,借由化学物质(神经传递物质,如多巴胺、乙醯胆碱等)传导,在适当的量传递后在两个突触间形成电流传导。

人脑中,神经细胞约有860亿个。

演化生物学

前寒武纪新元古代的腔肠动物已拥有神经元和突触的弥散的神经网络。

形态学

虽然神经元形态与功能多种多样,但结构上大致都可分成细胞体(胞体)和神经突(胞突)两部分。神经突又分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两种。轴突往往很长,由细胞的轴丘分出,其直径均匀,开始一段称为始段,离开细胞体若干距离后始获得髓鞘,成为神经纤维。习惯上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纤维(myelinatedfiber)与无髓纤维(unmyelinatedfiber)两种,实际上所谓无髓纤维也有一薄层髓鞘,并非完全无髓鞘。

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小的直径仅5~6μm,大的可达100μm以上。突起的形态、数量和长短也很不相同。树突多呈树状分支,它可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呈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称轴突终末(axonterminal),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向终末。通常一个神经元有一个至多个树突,但轴突只有一条。神经元的胞体越大,其轴突越长。

不论是何种神经元,皆可分成:接收区(receptivezone)、触发区(triggerzone)、传导区(conductingzone),和输出区(outputzone)。

接收区(receptivezone):为树突到胞体的部份(伪单极神经元为接受器的部份),会有电位的变化,为阶梯性的生电(gradedelectrogenesis)。所谓阶梯性是指树突接受(接受器)不同来源的突触,如果接收的来源越多,对胞体膜电位的影响越大,反之亦然。而接受的讯息在胞体内整合。

触发区(triggerzone):在胞体整合的电位,决定是否产生神经冲动的起始点。位于轴突和胞体交接的地方。也就是轴丘(axonhillock)的部份。

传导区(conductingzone):为轴突的部份,当产生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时,传导区能遵守全有全无的定律(allornone)来传导神经冲动。

输出区(outputzone):神经冲动的目的就是要让神经末梢,突触的神经传递物质或电力释出,才能影响下一个接受的细胞(神经元、肌肉细胞或是腺体细胞),此称为突触传递。

分类

神经元按照传输方向及功能可分为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不同功能、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外型有所差异,依照突起的多寡分成多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伪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如感觉神经元中的伪单极神经元,因为看起来只有一个突触,只有单一条轴突,没有树突而得名。

相关条目

  • 神经冲动
  • 胶状细胞
  • 静止膜电位

文内注释

  1. ^迪克·斯瓦伯(荷兰语:DickSwaab).我即我脑(荷兰语:Wijzijnonsbrein):从子宫中孕育,于阿尔茨海默综合症中消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21.王奕瑶、陈琰璟、包爱民译。原始神经元的发育可以追溯到6.5亿到5.43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代。在那时,腔肠动物已经拥有包含了真正神经元和突触的弥散的神经网络。
  2. ^Typesofneurons.昆士兰大学.2017-11-09[2021-02-20].(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英语).
  3. ^NEURONSTRUCTUREANDCLASSIFICATION.杨百翰大学.[2021-02-20].(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