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茎基腐病症状玉米茎基腐病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该病严重发生时可导致植株枯死。我们常见的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外皮和髓部变软、变褐、呈水渍状,腐烂组织通常有难闻的气味。可在任何阶段导致植株过早枯死。

二、玉米茎基腐病发生规律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中镰孢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腐霉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种子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在玉米各生长期均可借雨水由根部经地下害虫或机械造成的伤口侵入,逐步扩展至茎基部。高温多雨、土壤湿度大利于病菌侵染,乳熟至近成熟期雨后骤晴利于发病,玉米连作发病重。

图 甜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重病区进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排除田间积水,提高作物抗病性。

2.苗期穴盘处理:在移栽前一两天,用玉米种衣剂亮盾(或艾科盾)1500倍处理苗盘中的玉米苗。

3.化学防治:重病地块在灌浆期,雨后马上用丁锐可或必备淋施茎基部或者在甜玉米生长的大喇叭口期,喷施预防真菌、细菌的药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减少田间初侵染来源。

传播途径

病菌可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玉米60cm高时组织柔嫩易发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同时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扩展迅速。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轮作,高畦栽培,排水良好及氮、磷、钾肥比例适当地块植株健壮,发病率低。

防治依据

(1)近年该病上升与部分育种材料抗病性差,耕作栽培条件改变有很大关系。因此,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杂交种是首要防治措施。

(2)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壮,减少茎腐病。

(3)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