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 |
入药部位: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膀胱、小肠经。 |
功效: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
《纲目》:"甘,寒,无毒。" 《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
免责声明:非中草药专业网站,如有需要,请查阅权威资料! |
2022-02-20 10:33:00
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 |
入药部位: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膀胱、小肠经。 |
功效: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
《纲目》:"甘,寒,无毒。" 《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
免责声明:非中草药专业网站,如有需要,请查阅权威资料! |